对于像人这么复杂的机体,其制约和决定方式是不可能计算出来的。我们之所以说人们具有意志,乃在于我们不能预言他或她的未来行动。摘自《时间简史》
在推特上看到一条信息说,“两个人交流时,其实是六个人在交流:你以为的你,你以为的他,真正的你;他以为的他,他以为的你,真正的他。”
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人,大抵不是看到的那样,而是他/她选择了做一个怎样的人以及你以为他是怎样的人罢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你以为别人是怎样的人是建立在他/她展现给你的印象基础之上。所以,人际交往最关键的点不是人的“本我”(真正的自己)也不是人的“超我”(自己以为的自己),而是人的选择,或者说,人有意识地去做什么样的人(即弗洛伊德定义的“自我”)。心理学中说,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若个人承受的来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自我就会帮助启动防御机制。PS:我的护盾经常打开,你们看到过吗?
好了,上面这段话有点绕,我很想简明扼要地指出“选择”于“人”而言的重要性,但不名一文的我动不动就“指出”点什么,根本就没有说服力啊。所以我就走了几步路,跑到心理学那边搬出来一个概念,然后指着跟大伙说,“看,就是这个道理。”我知道依然有人没看懂,而且我好为人师的毛病又犯了。让我来简单地描述一下我所理解的“本我”、“自我”与“超我”吧——你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美女/帅哥然后色心顿起,这是本我;接着你花痴起来幻想跟他/她怎么一见钟情、轰轰烈烈、缠绵悱恻,这是超我;然后你发现这特么是白日做梦不如趁人家还没走远赶紧流着口水多看两眼,这是自我。而这自我正是人在长期、复杂、残酷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或趋利避害、或舍生成仁的“物竞天择”。
选择的差异是人与人最大的区别。这区别有多大呢?我大饭否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却是一种选择。”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在Palais de Chaillot(法国巴黎夏乐宫)通过了一份旨在维护人类基本权利的文献(联合国大会第217号决议,A/RES/217),即《世界人权宣言》。其第一条开宗明义地说“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详见联合国网站:http://www.un.org/zh/documents/udhr/)我所理解的这个自由和平等,就是人在选择做什么样的自己时不受任何约束。(这里的表述可能不严谨,whatever,今天先不掰扯这个了吧?)有人问我,选择怎样才算善良,有没有一个绝对值,刻度以上是善良以下是丑恶?我认为郭德纲相声里给过这个定义“别人家的墙倒了,我们扶不了,但我们不推,这就是善良;别人挨饿,我们有肉吃,我们给不了,但是我们尽量不吧唧嘴,这也是善良。”你看,其实不过是一念之间,而区别往大了说可是天壤。
聪明如你一定发现了——人生呢,就是无尽的选择题啊。这可如何是好?因为做选择的时候往往面临着对与错、好与坏的尴尬。有时候这尴尬来自你脑海里两个小人的对掐,更多时候这尴尬来自师长亲友的诘问。说好的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呀,这尴尬太不应该吧?另外,大家觉得那种尴尬更让人抓狂呢?抛开平行宇宙、多维空间、量子力学的设定,谁能告诉我,一条容易的路就是对的吗?一件无意义的事就是坏的吗?前几天我在想,人最大的任性可能就是可以任意浪费自己的时间——想用多长时间干嘛就用多长时间干嘛。一个人任性如斯,便可称之为“壕,不犹豫。”古往今来,“壕,不犹豫”的无一例外都是性情中人。换言之,任性的人,输的起。
多数时候,我们都是想任性却又输不起的人。一边畏畏缩缩地经营着自己苍白无力的人生,一边时时刻刻担心着命运之神从天而降的差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