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4日星期六

文明之殇


我宅着的很大一个借口是我不喜欢乌泱乌泱的人群,以及排不完的大队。为了办两毛钱的事却不得不排一百块钱的队一定会让我大为火光。所以,去一次超市我就生一次气,去一回银行我就骂一回娘。按理说,排队是讲文明,好事啊。可这文明之殇却常常令我难以忍受。

毫无疑问,超市就是那个总能让我生气的地方。我认为国内多数超市的商品摆放完全就是农村赶大集地摊杂货堆的水平,在超市找东西我常感觉像在迷宫偷藏宝图一样;而结帐的时候——这么说吧,排队上厕所也就那样了。如果你觉得我脾气太急躁,我建议你去一次工商银行。是的,生气和牢骚谁都会,对,你说的没错。我们好像也不能怎样。不能怎样?对吗?

昨晚又去了一次超市。虽然超市一直都是个让我生气的地方,但我的一些思考却是在超市里发生的。我刚来北京那会,有两件事让我匪夷所思,第一件事是公交车上居然有售票员,第二件事便是超市里居然还在用分币。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开始琢磨,为什么超市一直在大力推广它的会员卡?用现在的话说,它在进行数据收集并进行数据挖掘——那时最时髦的名字是BI(Business Intelligence),大数据这个词还没流行起来。至少,从进销存管理软件上可以显而易见地改进超市的进货、补货,再进一步就是对供应商有一定的或者较强的议价能力。快消品行业真的是一个无处不在却又学问极深的领域。

昨晚我就在想,特么以后这些天天让人排队的超市都得黄。我想象中未来的超市应该是这样的,四面都是开放的出入口,中间是过道宽阔、商品摆放科学且人性的购物区。大家选购完毕可以急速、自主结帐——收银员是上世纪的名词,把购物车往结帐处一推,人们跨过一道安全门,分分钟就知道自己该付多少钱——刷卡、拿东西走人;或者,刷一下指纹或者什么,选购的物品就会被打包好,快递小哥(或者是无人机)会在你指定的时间段送到府上。您说以后超市的购物服务和体验能到我想象的水平吗?我觉得不会太远。不信?咱往下看。

你知道沃尔玛吧,你知道亚马逊吧?好了,这就够了。我相信大家都看过一张双十一国内快递公司爆仓和亚马逊爆仓的对比照片。那你想想,亚马逊的库管及配送水平能不能做到上文说的购物体验?无人机送货美帝可是已经搞一段时间了。至于沃尔玛,现在也在进军互联网,其快消品运营能力可是巨无霸级别的。据我了解,帝都已经有网上超市了,我住处附近就有个叫快易便利的,而沃尔玛的网上超市叫山姆。虽然现在网上超市的购物体验还没有压倒常规线下超市,但不久的将来,那些让人排队的超市必然式微。无他,将来的消费主体一定是我这个年龄之后的人群,我们所厌恶的东西一定会被时代抛弃。

除此之外,已经有很多细分行业显露出了这个变革趋势。最典型的就是各类电子产品、书籍、外卖和电影,现在药店也试水小区即时达,甚至连大家电也开始主要走网络渠道。即便厂商对线上线下产品做差异化以保护分销渠道的利益,但这只是缓兵之计。不管线上还是线下的销量,最终获利的始终是厂商,分销渠道注定是给他人做嫁衣。渠道最根本的生存希望在于努力提高消费体验,商品与消费者的距离一定是越来越近的,这种扁平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相信,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不断提高,未来线上购物和消费的用户体验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也越来越不需要去实体店把玩商品——老子有那个时间早去拯救火星了,还跟你那排队?开什么玩笑。
我坚信,扁平化和信息对称是所有行业的未来趋势。以此论之,最先倒下的必然是各类中介机构和传统渠道代理。当然,现在最先倒下的可能不是他们,每天都有很多人被拍在沙滩上。所谓时势,大浪淘沙。以上,都是我瞎掰的,哈哈哈。
---------------------------------------- 可有可无的分割线 ----------------------------------------
文末放一首华丽丽的钢琴曲,来自朋友圈前同事、某不著名黑(ma)客(nong)与画(tu)家(ya)、逃离了帝都的Cloudsben,的推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